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边玉松团队:你以生命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李凌峰 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孙淑玉 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,那么急诊科就像是战场的前线,急诊科的医生们就是先头部队,反应迅速、分秒必争
通讯员 李成修 崔方荣 李凌峰 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 孙淑玉
如果说医院是一个生死较量的战场,那么急诊科就像是战场的前线,急诊科的医生们就是先头部队,反应迅速、分秒必争。
“一进入医院大门,就不知道自己能几点下班。”想要见到毓璜顶医院急救中心急诊外科副主任边玉松确实不太容易,“越到节假日,肩上的负担就越重;一个手术,很多时候长达十几个小时……”
从边玉松简短的话语中,记者体会到了“你以生命相托,我必全力以赴”的生命誓言。近十年来,急诊外科医师团队一直奋斗在这个岗位上,拯救生命、慰藉人心,用坚守,践行誓言,用行动,守护患者那份沉甸甸的信任。
从“菜鸟”走向成熟,他们用了5年时间
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自2014年开始明确重点发展脑血管病外科专业,目的是建立一体化的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综合救治流程,围绕这个目的,医院安排医生外出学习,吸引相关的专业人才,参照国内外的先进经验,积极开展相关疾病的综合治疗。
到目前,脑血管病外科团队共有12名医生,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,其中主任医师1人,副主任医师2人,科室医师曾到北京天坛医院、宣武医院、山东大学齐鲁医院、英国国王大学医院等知名医院进修学习,逐渐组建了成熟的团队。
据边玉松介绍,脑血管病的一体化救治是科室的主要技术特色,开颅手术和介入手术相辅相成、互为补充,目前熟练开展的出血性疾病手术包括颅内动脉瘤开颅和介入手术、脑动静脉畸形切除和介入栓塞术、颅内动静脉瘘手术、脑出血手术,缺血性疾病的手术有烟雾病颅内外搭桥术、颈动脉内膜剥脱术、急性脑血管闭塞取栓术等,尤其是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和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最具有科室特色。
如今,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在脑血管病外科方面,无论业务规模还是技术水平,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。

边玉松(左一)团队讨论患者病情
用团队力量对抗“健康杀手”
颅内动脉瘤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,也是致死率、致残率非常高的健康杀手。颅内动脉瘤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为蛛网膜下腔出血,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早期的病因治疗是治疗效果的关键。急诊科则整合急诊抢救室、神经影像科、手术室和神经科监护室,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绿色通道,优化诊疗路径,用团队医疗的力量和协作精神,为患者提供及时恰当的治疗,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救治水平。
边玉松进一步介绍,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以微创的理念为根本,积极引进先进诊疗技术,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,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;同时微创理念指导下,能有效地缩短住院时间、加快周转,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。科室目前常规开展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,每年完成约200例的介入栓塞术和50例的开颅夹闭术。对于术前的评估、术中技术的应用、术后的管理,团队具有丰富的经验。对各种复杂的颅内动脉瘤,能够运用双导管技术、支架辅助技术、脑血管搭桥等各种手段解决疑难问题。对于巨大动脉瘤和后循环动脉瘤等危险性较大的颅内动脉瘤,也能取得很好疗效。而且在手术后,急诊科有完善的随访、答疑、复查机制,为患者提供长期的保驾护航。
另外,脑出血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意外,常伴有高血压,与血压控制不佳有直接关系。对于脑出血的手术治疗,急诊外科边玉松团队坚决贯彻“微创理念”,熟练开展钻孔引流、显微镜下手术、内镜下手术等手术方式,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,开展个体化治疗。
记者了解到,烟台地区烟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,这是一种脑大血管慢性闭塞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反复脑缺血或者脑出血,常见于青少年和中年。针对这一情况,急诊外科边玉松团队积极引进新技术,最早在烟台市开展了烟雾病的手术治疗,熟练开展脑血管搭桥手术,团队开展的“颅内外血管搭桥治疗烟雾病”获得烟台毓璜顶医院技术创新一等奖。
为让患者痊愈,医生要接受长时间射线照射
烟台毓璜顶医院急诊外科病房整合了毓璜顶医院多学科的医疗资源,构筑了强大的脑血管病医疗团队,持续提高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质量。
边玉松介绍,近日,招远转来毓璜顶医院一位老年男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。当时病情重、情况急,边玉松团队立即进行急诊病例分析讨论,分析认为该病人年龄80多岁,既往进行过心脏支架手术,目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,考虑手术方式应以介入微创治疗为主。再进行脑血管造影显示:病人为颅内多发动脉瘤,一侧后交通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有两个动脉瘤,且动脉瘤均为宽颈动脉瘤,由出血影像及动脉瘤形态不能明确显示责任动脉瘤。这些检查表明,两个动脉瘤均需急诊处理。对于这样的病情,是不适合进行开颅手术的。
文章来源:《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sjwkjbyjzzgw.cn/zonghexinwen/2021/1126/6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