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种疾病已出现百年,一千多万人饱受其苦,至(2)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小船的妈妈十几年来一直在照顾患病的外婆。发病初期,外婆的病情不算严重,只是会忘记刚发生的事,比如不记得是否吃过饭。 外婆过生日啦!她自言
小船的妈妈十几年来一直在照顾患病的外婆。发病初期,外婆的病情不算严重,只是会忘记刚发生的事,比如不记得是否吃过饭。

外婆过生日啦!她自言自语给自己唱起了生日快乐歌,但吃蛋糕的时候外婆又忘了,问「是谁的生日啊,买蛋糕了」。(来源:受访者提供)
随着病情加重,外婆开始出现一些怪异的举动,比如上厕所不用卫生纸,而是用塑料袋。在小船看来,那时起,外婆已经不知道纸是什么东西了,上厕所时手上抓到什么就用什么,完全是一种肌肉记忆。
对此,燕江陵表示,患者在这个阶段已经丧失了判断能力。类似的情况在老年科不胜枚举,患者独自在家洗脚,被开水烫到双脚全是水泡,其实患者能感受到高温和疼痛,但因丧失了判断能力,不知道远离危险源。
小船的外婆当了一辈子历史老师。患病后,她把家也认成了学校,亲人在她眼中都是学校的职工或者学生。有时候吃饭,外婆会把米饭一粒粒摆在桌子上,摆出花样,问她在干什么,她说:「我在画画啊,在做画画的考试。」

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经常会在养老院的角落大小便,图为何霞院长在指导员工清洁一位患者的尿液。(来源:桃溪寺老年公寓何院长抖音号)
在专门收治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遵义市桃溪寺老年公寓,类似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:患者把别人的房间误认为是自己的,要把房间里的主人赶走;楼道里不时会有患者随地小便,何霞院长得赶紧指挥护工打扫……
老年失智带来的不可控行为,常常让照护者心力交瘁,而病情发展到中重度,患者的性格也会变得敏感、多疑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。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谢女士对健康界表示,她和同事照顾过多位患者,「老人非常抗拒保姆去他家,甚至会用刀追赶正在做饭的保姆,他觉得保姆要害他,保姆吓到要辞职。」

图为何院长在查房时与护工一起给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喂饭。(来源:桃溪寺老年公寓何院长抖音号)
患者会害怕陌生人,这也是小船妈妈坚持自己照顾母亲的原因,但即使是至亲,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眼中,一样是陌生人。小船的外婆会把外孙女当成学生、把外公赶出房间、总觉得帮她洗澡的女儿要害她。
「这特别消耗人,她不像小孩可以听你摆布,她是有自主意识的大人。她没办法相信你给她的任何善意,有时候你跪着求她,她都不会理解。我真的怀疑妈妈要得抑郁症了,太辛苦了。」小船无奈地表示。
小船曾建议妈妈去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,但妈妈拒绝了,妈妈比较抗拒「没病却去看病」。妈妈解压的方式是抽空看看综艺节目,小船也会想法逗妈妈开心。
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家属及长期陪护者,承担的痛苦不比患者少。燕江陵在平时的接诊中格外关注患者家属的情绪和精神状态,以她多年的门诊经验来看,患者家属很容易出现焦虑、抑郁、失眠等情绪或心理问题。
她提醒,如果家属觉得不能自我调节,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。其次,家属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:即使经过治疗,患者的状况也是逐渐走下坡路的,「见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每一天,都是他未来生命里最好的那一天」。
60多岁的小船妈妈一直把现年94岁的外婆照顾得很好,但小船也知道,经过十几年的煎熬,无论是妈妈还是外婆,都在等待「彻底解脱」的那天。
辉瑞、礼来纷纷折戟
18年来「阿症」首款新药行吗?
阿尔茨海默病之所以没有受到特别的重视,在于它本身并没有癌症等疾病那么触目惊心,但对于患者来说,他其实正在对这个世界进行「漫长的告别」。
根据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》的调查,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从出现症状到首次确诊的平均时间在1年以上,67%的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重度,错过了最佳的干预阶段。
另据《2019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生存状况调查报告》显示,85%的阿尔茨海默病家庭认为老人记忆下降是自然衰老过程,没必要进行治疗。
研究显示,在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前,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往往经历了20年左右的无症状期。早诊早治、科学治疗,恰恰是目前对患者来说最好的延缓病情、保证生存质量的治疗方式。 文章来源:《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zhsjwkjbyjzzgw.cn/zonghexinwen/2021/1208/623.html